红树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9|回复: 0

人类火星定居梦,面对诸多难关,能否终成现实?

[复制链接]

3

主题

0

回帖

17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17
发表于 6 天前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在宇宙探索的漫漫长路上,人类对火星的向往始终炽热。即便SpaceX的“星舰”试飞近来遇到波折,人们对火星移民的畅想也未曾降温。那么,人类未来能否在火星建起家园?要实现这一目标,又得跨越哪些难关呢?

火星,这颗红色星球,的确有不少吸引人的地方。它的自转周期和地球相近,昼夜交替、四季变化都和地球颇为相似。而且,科学家还在火星上发现了水冰的踪迹,这让它看起来像极了人类理想的“第二家园”。但实际上,火星的生存环境和地球差别极大。

宇宙辐射是个大难题。火星没有磁场,大气层又极薄,致使其表面和轨道的辐射水平远超地球,甚至是地球的几十到上百倍。NASA的研究表明,宇航员在地球与火星间往返一年所受的辐射量,相当于做了600多次胸透。这种辐射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可不能小看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科学家们想到了建造地下城或者使用特殊屏蔽材料。说不定未来,人类得像鼹鼠一样住在地下,以此躲避致命辐射。

火星的气候和大气条件也十分恶劣。火星上的最低温度能达到-132℃,气压仅为地球的1%左右。大气中二氧化碳占比高达95%,对人类而言,火星就像个满是致命气体的“毒气室”。要在火星长期生存,打造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重中之重。

科学家们为此规划了五步走的方案。第一步,关键是提高火星表面温度。有人提议在火星建造“超级温室气体工厂”,通过引发温室效应让火星变暖,就像给它裹上一层保暖的“棉被”。之后,改变火星大气成分也必不可少。可以向火星发射大量真菌、藻类等厌氧生物,让它们消耗二氧化碳、增加氧气,改善大气环境。

第三步是构建火星表面的生态环境。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团队发现,地球的“齿肋赤藓”这种沙漠苔藓生存能力极强,有望成为火星移民的先锋植物。或许未来,火星会被一片片绿色苔藓覆盖,为这颗荒芜星球带来生机。还能利用地球的极限生物或合成生物学技术,培育促进光合作用的菌类,逐步开展植树造林。

第四步是建立火星农牧业,解决粮食自给问题。目前,国内外科学家已在实验室模拟火星环境,尝试种植土豆等农作物。想想看,未来火星上或许会出现丰收的土豆田,这画面既有趣又充满挑战。

最后一步是建设工业设施和人类生活基础设施。只有这些条件都成熟了,才能考虑大规模火星移民。不过,每一步都充满挑战,需要大量研究和实践。

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火星旅行的成本。目前,商业船票价格高达数十万美元到上千万美元。为降低太空飞行成本,SpaceX一直在攻克“星舰”可回收、可重复使用的技术。马斯克曾公开表示,希望有一天飞往火星的票价能降到50万美元以下,甚至更低。但这一天何时到来,还不好说。

尽管移民火星困难重重,不少科学家仍持乐观态度。“嫦娥之父”欧阳自远院士认为,人类可能要用200年甚至更久来改造火星,让它适合人类居住。未来,地球和火星或许会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“姐妹星”。
文章来源:https://ximaonetwork.cn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红树云 ( 陕ICP备2023000090号-1 )

GMT+8, 2025-8-8 03:13 , Processed in 0.079740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